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袁越锦就是我校青年科研骨干中的典型。他至今仍然记得张美云教授在新进教师入职培训典礼上的讲话:“搞科研工作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要沉得下心,扑得下身,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入职十一年以来,他以这句话鞭策自己,选定了“干燥加工与轻工装备技术研究”这一科研领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躬身实践,潜心实验平台刻苦钻研,虚心向国内外专家多方求教,苦守寒窗、不忘初心,一张蓝图绘到底,终于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
躬下身:绝知此事要躬行
故乡远在楚地,而毕业后选择来到陕西工作,袁越锦有自己的思考。“陕西省地形南北狭长,自然气候条件独特,具有生产多种优质果品的自然条件,是一个农副产品高产省份,然而由于科技桎梏及地域经济限制,果蔬加工业很不发达,农村经济落后,农业收入微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突破科研瓶颈,致力成果转化,造福一方百姓不正是自己读博时的梦想吗?袁隆平、李保国能够把他们的一生奉献给人民和土地,我为什么不行?!”
2007年,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专业干燥设备与技术方向博士毕业的袁越锦,来陕科大报到的第一周,时任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院长党新安在学院推行青年教师“三进”政策,即“青年人才进课堂、进车间、进研究室”,要他们扎扎实实俯下身去钻研理论、学习生产,从一开始就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袁越锦很快就被这股只争朝夕、求真务实的科研氛围感染了,抛下“高水平博士”的头衔,一头扎进教研室、企业实打实地从头干起。
袁越锦来到的第一个实践单位是三原康绿果品加工有限公司,在那里他不怕脏、不怕累,深入车间一线观摩学习,一待就是一个月,详细了解水果干燥加工的每一个环节,琢磨其技术弊端,思考解决的办法,逐渐形成了边实践边思考的工作方式,并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一以贯之。他还经常走访陕西农村果业区,渭北高原的苹果、柿子、葡萄、红枣种植区域及周边加工企业,都留下了他的脚印。通过充分调研,他发现陕西省域果蔬加工产业基本处于粗加工阶段,果蔬干燥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原始的晒干、烘干技术,使得营养成分大大流失;另一种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即采取速冻的方式将物料降温冷冻并在真空的条件下将水分升华,而冷冻干燥的能耗度是普通干燥的7~8倍,不利于环保,综合看来,这两种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干燥技术及机械科技领域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这促使他最终确定了“从微观层面去研究果蔬营养物质流失原因,从宏观层面解决果蔬干燥机械设备”的研究方向,为他往后十多年的研究农产品干燥的科研生涯奠定了基础。谈起那段时光,他说:“只有深入一线企业去才能了解到他们现在在干嘛,需要什么,这样无论是上课给学生讲还是自己搞科研都更硬气,才能在执教、科研的道路上大有可为。”
潜下心:面壁十年图破壁
“科研工作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努力扩充视野,探寻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吸收前辈的研究成果,依靠团队的集体智慧。”抱着这样的想法,袁越锦2010年积极加入董继先教授创立的轻化工过程装备研究与开发团队;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作为教育部骨干教师在西安交通大学访学与交流;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国家公派访学与交流。随着科研视野越来越开阔,他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丰硕,2011年在董继先教授的带领下,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太阳能果蔬热风真空组合干燥设备及技术》科研项目,该项目提出以太阳能为主要干燥热源在同一个设备中实现了热风和真空干燥两种不同的干燥方式,达到节能与提质的双赢目标,2011年被选为省科技厅重要选题,2012年获批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获得50万元的经费支持。2017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学期间,同一专业领域的昆士兰大学Bhesh教授在学术上给了他许多指点。两人合作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国际传热传质杂志)上发了题为《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n moisture diffusion process for drying of porous media in nanopores》(多孔介质干燥微纳孔隙内湿分扩散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高水平论文,为他后来的“孔隙尺度下高含湿多孔介质干燥收缩变形机理”研究打下基础。
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袁越锦早就为自己立定的又一科研目标。从2008年起,他就开始尝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申请,但并非一帆风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截至3月份交稿,每年寒假便成为科研工作者们“改本子”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相对集中,又没有其他冗杂事物,可以一门心思的沉浸其中,袁越锦深谙其道,他说:“搞科研的人没有节假日”。从2008年开始申请到2012年首次申请成功,他的时间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飞逝,两鬓在岁岁年年的苦熬中斑白,申报书在一稿一稿的修改中日臻完善,及至终于申报成功的那一日,方觉“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袁越锦清楚地记得,2018年的申报书,他是从大年初一开始动笔的,虽然此前早已成竹在胸,但是撰写过程他还是慎之又慎,从内容到形式,每一个细节都要“死抠”几遍。文字表述是否通顺流畅?逻辑架构是否流畅完整?参考文献是否精准无误?图表说明是否言简意赅?“有时候做梦都能梦到某一个章节还存在什么问题,半夜一骨碌爬起来打开电脑抓紧改,怕灵感带来的修改思路清醒后就没有了。改到自己满意了,这才算是完成了第一步。写好的‘本子’要请校内外的专家帮忙看,发现其中的问题,这也是自己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寒假里,袁越锦先后请董继先、张美云、王学川、马建中、西安交通大学白博峰等教授审阅,按照他们的意见一遍遍修改。“这些可亲可敬的教授们太令人感动了,他们在百忙之中还看地那么仔细,连参考文献版本的细节问题都校对出来,并提出‘将近两年的文献字体加粗更能引人注意’这样的细节性建议。”
2017年,他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申报的课题《基于煤污染控制的果蔬太阳能热风组合干燥技术与设备及产业化》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子课题;2018年,他申报的《孔隙尺度下高含湿多孔介质干燥收缩变形的传热传质与应力应变机理及模型》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该项目从微观层次上探究果蔬干燥过程中营养流失的原因,可为干燥过程的节能降耗、干燥品质的分析与优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预期转化后将会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扎下根:焚油继晷慰平生
在陕科大,有全国皮革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马建中教授,全国造纸专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誉为“当代蔡伦”的张美云教授,轻化工装备领域的专家、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的董继先教授……他们秉承着“三创两迁”精神,犹如一面面旗帜,引领着年轻一代前赴后继,孜孜以求;学校又正行驶在“双一流”建设的快车道上,大力建设实验平台、组建科研队伍、优化科研奖励政策,给青年人才创造着良好的科研条件。已深深扎根在这片创新沃土上的袁越锦,在激励中催发前进,在前进中传递梦想。“科研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一些的事业,不能取得一点成绩就固步自封,更不能忘记传承的精神和力量。”
通过2012、2018年两次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如今的袁越锦已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热物理学科”评审专家,他没有不度金针地珍藏自己的经验,而是向更多的青年教师分享自己的心得,带领大家一起向目标冲刺。他在指导青年教师申报基金时多次不厌其烦地传授自己的“窍门”:“一是要先从宏观上把课题思路框架完全搭起来,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在讲述思路的过程中,用图的效果往往比文字更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是研究的核心原理是申报项目的基石部分,一定要讲述清楚详尽;三是申请书要注重细节,文本要求极高。例如参考文献,即便页码标注都不能出现问题。”他还以“颗粒堆积多孔介质干燥多尺度多层结构传热传质机理研究”为题专门为学院青年教师做了心得体会报告,将自己近年来的科研心得倾囊相授。此外,他还担任了学校“热能利用与干燥技术研究所”所长,带领着王栋、孔令波等十二名教师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继续在干燥技术及设备方向深耕细作。近年来,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28篇被SCI/EI收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省厅级科技奖4项;主编专著(教材)3部;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及校级优秀硕士论文2人次。目前到位研究经费约200万元。
“十年磨一剑”,科学世界浩瀚无穷,新生力量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进步,新篁丛丛。袁越锦把以前的成绩当作进步的阶梯,依然坚持每天白天在教研室、实验室学习工作,晚上回到家里把学习思考的东西总结保存下来,在学习中不断积蓄能量。他坚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只要心怀理想,与时代共振,就能收获精彩的人生。